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研究综述

[复制链接]
查看: 985|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5-23 05: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对供应链企业以及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它能规避机会主义风险,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促进企业间的合作愿望,提高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信任的前因包括声誉、沟通等方面,不同情境下信任的内涵也不相同,对供应链企业的影响也不同。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信任;前因
  ,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1)03-0070-07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产品生命周期和交货提前期越来越短、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膨胀、全球竞争加剧等。这些不确定性和由此带来的风险对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内部资源整合已经难以应对这种局面,同时原有的企业管理思想也已经无法满足新的竞争形势的需要,于是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应运而生。Ohmae&Associates的创始人、总经理大前研一认为:“公司刚认识到一个国家早已接受的事实,那就是在这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中充满危机,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单独前行”。由于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最适合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因而战略联盟和企业合作伙伴关系问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Balt指出,只要存在风险和不完全买方信息,信任问题就至关重要。由于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系统,参与各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而且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又具有不确定性,高度的风险使得供应链各环节的衔接与协调既非常重要又十分困难,这就需要信任这种润滑剂来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转。换言之,信任在供应链管理中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协调机制。毋庸讳言,战略联盟和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供应链管理极为重要,然而现实中大多数战略联盟和企业合作伙伴关系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往往是成员企业间缺乏信任,存在权利上的不对称等,这些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相悖的。
  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相互信任能够增加协同性,并减少双方的心理和经济方面的损失,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这些论述在已有的研究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是一种关系型社会,许多企业间的买卖关系经历着信任危机,往往直接导致供应链的低效率甚至合作伙伴关系的破裂,从而使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危机感,不利于供应链整体绩效的优化。因此,进一步明确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是我国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
  
  二、信任的定义及维度
  
  对信任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Georg Simmel,他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信任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心理学家们采用实验和量表等实证研究方法,试图从人格、态度、动机、认知、人际关系等个人的心理实践着手,解释信任的发生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以及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学者们开始重点关注信任问题的经济学意义。然而,经济学对信任的研究比较分散,往往是在论述一个具体经济问题的时候运用到信任的概念,以信任作为自变量来研究信任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但缺乏对信任形成机制的研究。管理学领域中的信任研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信任是经济交换的有效润滑剂,因此,对信任的系统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信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与社会结构、文化规范紧密相关的社会现象,而心理学只关注发生在微观主体之间即人际间的信任,与组织间的信任有所不同,但是其中的概念和方法值得借鉴。
  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问题本质上是组织间信任问题,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企业间联盟治理和合作伙伴关系以及组织信任。目前经济学和管理学界对于信任的定义尚缺乏一致的理解,学者们根据研究需要,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信任进行界定。Anderson等认为:“信任是对另一个公司将采取对本公司有利的行为,且不做损害本公司利益的事情的一种预期”。Ganesan将信任定义为:“对交易伙伴有信心而依赖该交易伙伴的意愿”。Mayer等认为信任是基于另一方将采取对施信方有益行为的预期,一方所持有向对方暴露脆弱点的意愿,取代了对另一方行为的管理和控制。Chow等将信任定义为:“对某人或某物的可依赖性与忠诚的期望水平或确定性程度”。Sako对信任的理解是:“信任是一方所持有的关于交易伙伴将采取双方都可以接受行为的预期,包括任何一方都不会利用其他成员的脆弱性的预期”。这种预期减少了可能的行为,因此减少了因为交易伙伴的行为所带来的不确定性。Pavlou将组织间信任定义为:“组织成员集体评估组织所有的一种主观信念,组织的人员将会根据他们确信的期望完成可能的交易,他们有能力却放弃控制另一方”。Cannon等从社会心理学和营销学角度将信任定义为:“对于信任对象可感知的可信赖性以及仁慈”。此外,还有学者认为信任是“由一个企业所持有的当对方面对机会主义行为选择的时候不会利用自己的脆弱性的预期”。从上述有关信任的定义可以总结出信任具有以下特点:施信的主体具有某种脆弱性,信任是一种预期,对方的不确定性行为以及机会主义行为是信任存在的条件。
  学术界对于信任的不同定义导致了不同的信任维度划分,信任的维度经历了从单维度到多维度的演变。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采取单维度测量的方式,近年来,随着对信任问题更加深入的研究,对信任维度的划分更趋向于多维度,Ebert对信任的维度的划分作出了详细的归纳。在信任的维度中,认知信任/情感信任、仁慈/可靠性、能力/善意、可靠性/可预测性等几种二维划分方式比较具有代表性;而三维划分方式也比较常见,例如,Mayer等将信任维度划分为能力/仁慈/忠诚信任;Dyer等将信任维度划分为可靠性/公平/善意信任。上述各种信任维度可能在不同的研究中出现不同的组合,此外,还有其他的信任维度,如合同型信任、制度信任等。通过细分信任维度,信任测量的更高准确性得以实现。
  信任是供应链企业防范成员机会主义行为和对抗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并不是成员企业单纯而盲目的利他行为的体现,善意或情感型信任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即使成员企业具有一定利己倾向,经过利益的计算也有可能最终会选择互惠行为,也会带来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现实中,单向信任导致的结果是施信方因为暴露自身的弱点处于被动地位,最终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事实上,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大多来源于契约的限制或利益的计算以及双方行为的可预测性。施信企业就对方的可信度建立评价机制,这种机制            主要基于能力、声誉、规模、创新性以及与自身的契合度等指标的判断,并且在双方进一步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延续评价和利益计算,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产物。大量的研究探讨了供应链的这种互动关系,揭示了信息共享、相互依赖性、专有资产投资与信任以及供应链绩效等问题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此外,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还受到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影响。早期的供应链联盟以企业家的关系网为纽带建立的企业间信任,在合作的初始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企业的自利性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靠这种松散的信任关系预防成员企业的不道德行为并维持高效合作显然不够。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对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来说显得日益重要,通过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来降低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企业行为的可预测性,可以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长期合作。
  
  三、信任的结果和作用
  
  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组织关系学学者们就注意到相互信任是成员间关系质量和绩效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Ebert通过对1966―2006年的800多篇高水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其中45%的文献是关于p-p的研究(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27%是关于O-O的研究(即组织之间,主要是虚拟企业及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问题),26%是关于P-O的研究(即组织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同时发现虚拟企业和合作经营的兴起不仅暗示了组织文化和组织员工间的信任问题,而且揭示了信任机制的重要性――作为控制的补充,对于合同制的B-B关系(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模式)能使之更有效率。信任被认为是影响商业表现的关键因素,是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它促使更为开放的沟通和信息共享。信任也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社会复杂性,增加可预测性和策略弹性,减少投机行为,是等级权力控制的替代,并且为非正式合作和合作创新奠定了基础。信任在供应链协调管理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众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支持。
  近年来,从国外关于企业组织间信任的实证研究来看,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信任的作用,使得信任的结果变量非常多。总体而言,信任的结果变量有:保持交易伙伴的协调一致、信息共享、合作关系的建立和持续、声誉、相互满意、减少控制、规避机会主义、长期目标的实现、共同价值观的建立、沟通水平的提高、承诺以及增加信心。上述信任的结果变量虽然各异,但是其对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避机会主义风险,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机会主义的存在是信任存在的前提之一。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供应链节点之间基于信任关系的长期合作博弈可以使企业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从而减弱合作中各企业的机会主义动机。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使得他们相互之间的信息由割裂与封闭变成了互通与共享,通过供应链的整体优化促成节点企业的帕累托改进成为供应链中所有成员企业追求的目标。所有这一切必然带来交易费用的节约。信任可以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交易费用的节约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信息搜寻费用的节约;交易谈判费用的节约;契约履行费用的节约;交易变更费用的节约。
  
  2、减少冲突,促进企业间的合作愿望
  战略联盟和企业合作伙伴关系中比较关注的,也很重要的一点是:伙伴间的冲突可能导致较高的费用以及伙伴关系的较早破裂。而信任能够帮助化解这种冲突,因为信任自己的合作伙伴更可能使得自己在解释对方意味不明行为的时候采取一种对合作关系稳定性有利的理解方式。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都已经表明信任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愿望,在营销渠道理论中,一个公司信任其供应商就将更加忠诚于且愿意维持其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Anderson等的研究发现:一旦建立了信任,企业将会发现协调一致的、共同的努力将带来超过仅仅以自身的最大利益出发所能达到的收益。Morgan等也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信任度越高,组织之间越趋向于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信任对战略联盟和企业合作伙伴都是至关重要的,信任能够使组织之间互换有价值的信息,投入时间和资源去理解业务,获得超出个体所能实现的结果,从而提高生产与服务的柔性,在不可预测事件发生时提高对方的责任感,努力谋求双方的共同利益,因此所带来绩效的提高使得成员企业更倾向于留在合作关系中,增强了合作意愿。
  
  3、降低不确定性,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
  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日趋多样化与个性化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同时企业还需面对合作伙伴行为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揭示了信息在降低企业面临不确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信任是企业分享信息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而有意义的信息分享,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的不确定性。
  通过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可以降低合作伙伴行为的不确定性,还可以很好地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信任促进企业间的信息分享,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及时和准确,同时也更有意义,保证了成员企业交货的时间和质量,大大降低了“牛鞭效应”,提高了供应链的反应能力。同时,高水平的信任关系还减少了不必要的矛盾与摩擦、谈判与协商,进而减少处理矛盾与摩擦的时间消耗。信任还意味着超越合同之外的灵活性,尤其在面对突发事件和危机时的应变力,可以减少企业在应付突发事件和危机中的相互推诿,促进了企业间的融合,提高了供应链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4、规避关系终止和寻求替代的成本
  在关系营销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一个终止的团队将寻找可替代的关系,因此产生转移成本,这些成本主要是由专用资产投资产生。这个假设在供应链管理中也是完全适用的。在企业合作关系或者战略联盟的研究文献中常涉及专用资产投资的概念,其指的是企业为了某一特定的合作关系或联盟所进行的实物、技术、人力或管理方面的投资。这种投资可能具有一定的锁定效应,在企业退出或转向其他的合作关系时,这些资本很难进行再利用,如果转移成本太大就可能使得企业陷入现有关系中。除了转移成本之外,还有寻求替代关系所要付出的搜索成本、协商成本等。如果成员企业间能相互信任、合作无间,就不会出现关系的较早破裂,也就可以规避这部分成本。事实上,很多研究都表明信任能够促进合作企业间的专用资产投资,信任与专用资产投资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加强关系。
  
  四、信任的前因
  
  无论是从供应链管理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来看,信任的成因都显得极为重要。目前,供应链企业信任问题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前因性研究和机制性研究。前者是在不同的背景下探寻影响信任的具体因素,后者是分析信任建立的过程和基础。信任的前因性研究和基于过程观点的信            任机制研究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金玉芳等对于信任的前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将信任的前因分为3个方面:受信方特征(包括诚实、专业技术、能力、善意、声誉和规模等)、施信方特征(包括顾客的满意、施信者的倾向等)以及双方的互动特征(包括沟通、合作、共同的价值观、感知到的供应商的投入、承诺、双方交往经历、对问题和冲突的解决等)。目前关于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前因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受信方特征以及双方的互动特征两个方面,关注施信方特征这一前因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研究成果中关于信任的前因内涵阐述比较丰富,如:意向、过去的行为、关系、社会关系、相似性、信息共享、能力、合同、正式合约的减少、可靠性、减少依赖、可预测性、共同的价值观、声誉、合作、专用资产投资、满意等。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信任概念具有双重性。以顾客满意为例,信任既是满意的前因变量,又是满意的结果变量,这在企业组织间信任的实证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从已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大多根据自己研究背景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前因变量,缺乏一般的研究模型。在信任的前因性研究中被广泛提及的变量主要有声誉、共同的价值观、沟通等。
  Doney等研究认为供应商的声誉与客户对供应商的信任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供应商的声誉是买卖关系中影响客户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享有较高声誉的企业比较容易获得信任,因为声誉是一种标签,企业的声誉好说明在过去的一段时期中,该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这可以增加合作企业的信心,从而建立起相互间的信任。声誉好意味着该企业投入了资源去维护自己的声誉,是在诚信经营,合作企业基于信任将采取恰当的行为。
  共同的价值观强调合作企业间要具有共同的信念,在行为和目标上有着较高的协调一致性,在应对环境变化的时候能够采取不损害双方利益的行为,有时为了双方的利益和系统目标的实现能做出妥协。当双方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时,就更容易理解彼此的意愿和行为,对外在的状况和事件能够采取相近的理解,不容易发生冲突。与共同的价值观异曲同工的前因变量是相似性,邱海雄等在实证模型中采用这一概念,相似性指的是组织文化和行为、目标与政策的相似程度。
  沟通一般被理解为合作双方正式或非正式的、及时而有意义的信息分享。沟通,特别是及时的沟通,能够帮助企业之间解决争端、协同认知与预期,从而促进信任的建立。Denize等通过分析355个样本,详细考察了信息的特征、信息传递的特征、信息的层次、信息交换准则等和信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保证信息质量的信息交换准则与信任水平有着最为显著的影响。信息交换准则强调的是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的认知。因此,在建立信任关系的时候应注意所交换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是否切实为对方所需,大容量无意义的信息只能增加对方的信息处理成本,甚至可能降低对方的信任度。
  除上述信任的前因要素外,在“买方一供应商”关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哈尔希认为战略联盟或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并非企业间的关系,而是某些人之间的关系,谁在联盟中对另一家公司,谁的想法就会被理解为公司的想法。因此,有学者主张将窗口人员(销售人员、代表)间的信任关系纳入企业组织间信任关系的研究范畴,潘文安等研究表明个人信任对合作绩效有影响,且其直接影响大于通过关系承诺产生的间接影响。此外,Sako等通过一项对日本和美国的跨文化调研发现,日本供应商的信任形成比美国复杂,信任水平更高。Dyer等的研究部分支持了上述结论,并且提出信任程度因国别而有所不同是因为各个国家的制度环境有所不同。目前对于信任的研究开始趋向于制度、文化思路,学者们认为制度因素也是建立信任的一个重要的前因,文化对信任的建立过程和信任水平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虽然国外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已经著述颇丰,但不一定适应中国情境,以我国供应链企业为样本进行信任的前因性研究就显得极为必要。
  
  五、结论与展望
  
  在对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研究综述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已有的关于信任的研究有以下特点:①以信任作为自变量研究信任的作用和结果的文献居多,主要从买卖关系当中的买方视角寻找信任的前因,一些从战略联盟和企业合作伙伴关系角度出发的关于信任的研究则较为笼统,缺乏对于特定买卖双方信任的比较研究。②大部分研究是着眼于信任的单一层面,且以组织间信任的层面居多,研究组织间的人际信任的很少。③大部分研究着眼于信任前因的几个方面,声誉、沟通、共同的价值观等因素获得普遍的认同,而制度环境、人际信任、专用资产投资和依赖关系等因素逐渐被选择性地纳入信任研究的框架中。④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信任的研究多侧重于人际间信任、消费者与企业间的信任,而专门针对企业间信任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以中国内地企业为样本的经验研究非常缺乏,而信任研究展现出跨文化的特征,信任内涵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性,因此,具体情境下的信任研究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情境下有关供应链企业间信任产生的前因和发挥作用的研究较为缺乏。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深入考察信任的前因及作用机制有助于丰富供应链管理及信任理论的研究,并能为建立有效的供应链信任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社区管理创新探析
下一篇:企业间正式契约对关系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345
发表于 2020-5-23 05: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