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东北地域山水画艺术审美特征及其成因

[复制链接]
查看: 1235|回复: 3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97
发表于 2020-5-23 08: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当代东北地域山水画艺术审美有拿来主义、折衷主义、现实主义三大特征。其特征鲜明、独特又有特殊的成因,成为了考察当代东北地域山水画艺术审美的核心和关键。
【关键词】:东北地域山水画 艺术审美 拿来主义 折衷主义 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当代东北地域山水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以自身独特的自然审美和现实生活审美为基础,在艺术审美方面已初步形成了拿来主义、折衷主义、现实主义三大特征。当代东北山水画正处于发展初期,其艺术审美的思想体系远未完善。对此三大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不但有利于理清东北地域山水画艺术审美的形成脉络更有利于探索其美学发展的未来方向。
   一 拿来主义的艺术审美特征及其成因
   拿来主义强调面对东西方各类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不持任何先入为主式的思维定式,而是以自身需要为核心标准对其平等相待、广泛吸收。对于东北山水这样缺乏传统艺术审美观照及评价标准的新兴流派而言,拿来主义是其艺术审美早期探索的必然选择和主要特征。
   1 选择拿来主义的内因
   东北山水画早在五代即以出现,但在后来却因远离文化中心等客观因素,不但未像中原或江南山水那样持续繁荣,甚至还出现了多次断层的现象。传统山水艺术审美以江南山水为核心,融中原与江南山水于一体,即以儒、道两家审美取向二元互补为核心兼以释家(主要是禅宗)的审美追求和评价标准。并左右了传统山水从北宋到清千余年的艺术审美导向,大到地域流派,小到画家个体皆以此为准则。顺其者必昌,逆其者连亡的机会都没有。因为若不与其相符就不会形成规模以出现在画坛上。一方面其远离文化中心少有上层建筑关注,艺术审美的思想积淀很缓慢;另一方面其脱离传统审美价值评价体系,自身艺术审美的成果也无法被认可。东北山水在传统时期并未被传统山水艺术审美所接受,于是其艺术审美特征也一直得不到彰显。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百年的思想解放和艺术审美的多元探索成为了东北山水艺术审美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契机。传统山水艺术审美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从未考虑东北山水的因素,并未把东北地域纳入其审美视野。东北山水在传统山水发展时期几乎游离于传统山水核心审美价值体系之外,故其受传统影响较小,思想包袱也较小。这对于东北山水在新时期的艺术审美探索是有利因素,使得东北山水在现当代追求时代审美主时能够做到“轻装上阵”,绝不会“以古非今”更无“厚今薄古”的思想包袱。对油画、水彩、摄影等舶来艺术及版画、漆画等传统的艺术形式轻松借鉴。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山水题材在“二为”、“二百”的文化背景下再次进入了中国画审美视野。一边是黑山白水无言大美亟待彰显,一边是表现语言这个艺术审美渠道手段的缺失。对此东北山水采取了拿来主义的审美态度,对待所有可以接触到的艺术形式及其审美思想都以是否有利于题材表现和图式建构为标准而照单全收。拿来主义由审美态度逐渐成为了东北山水的审美特色而固化为审美性质。至于由于缺乏辨别力和兼容力而导致的当下东北山水的文化底蕴、审美品位等方面的难题,则有待于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来解决。
   2 选择拿来主义的外因
   外来文化在东北地域的特殊影响是东北山水选择拿来主义作为艺术审美标准并逐渐成为其特征的主要外因。东北的地理优势使其有条件更多地接触俄罗斯及日本等外来艺术。早在1896年中东铁路修建开始,俄罗斯文化就开始了在东北的殖入,伪满洲国的13年又使日本文化在东北留下了浓重的痕迹。这半个多世纪是东北的苦难史和屈辱史,但在文化上所留下的痕迹已无法抹去,并成为了东北文化尤其是东北文艺上的特色之一,在艺术审美角度已经达到了“集体无意识”的程度。俄罗斯的油画艺术对北寒带风景题材的研究和表现成果丰厚,巡回展览画派笔下的寒带森林、丘陵沃野、冰天雪地成为了东北山水可直接吸收借鉴的高层次艺术审美之一。而日本绘画本就与传统中国画渊源很深,其山水画题材与中国东北山水题材几乎相同。所以日本画艺术审美对东北山水而言也具备天然的借鉴价值。最近30年来是东北山水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的艺术面貌。其对俄罗斯风景画及日本画艺术审美的广泛借鉴是重要保障。
   二 折衷主义的艺术审美特征及其成因
   折衷主义一词往往带有贬义,被冠以折衷主义的事物常有个性不明、路线不清之嫌。但特殊的历史及环境使折衷主义成为东北山水艺术审美探索的必然选择,其在很大程度上使东北山水在审美探索过程中顺利避免了传统与诸现代艺术审美思维及价值标准方面因对立所引起的尴尬。当代东北山水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脱颖而出,折衷主义的艺术审美路线是个明智的选择。
   1 选择折衷主义的内因
   传统山水画艺术百代标程,是中国传统绘画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名片。遗憾的是传统山水画艺术包括艺术审美在内的所有研究成果几乎全部围绕中原及江南山水画艺术作品展开,绝少能直接惠及东北山水画。如,直接运用传统山水艺术的审美理念来对东北山水进行审美观照则多有尴尬。认为东北是“穷山恶水”不可入画的观点甚至在艺术审美标准早已多元化的当下仍很有市场。这一点只需对当下东北籍画家外出写生采风地点做简单的数据统计便可知晓,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风景的写生偏重于中原及江南而不是家乡。东北山水的题材与中原及江南迥异,传统山水艺术语言在现当代东北山水的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中其表现力大打折扣。这使许多深得传统山水精髓的画家对黑山白水虽心中喜爱,但无奈缺少有针对性的表现语言。可以说探索表现语言的价值取向是东北山水艺术审美在当前的首要任务。这使得东北山水努力在传统山水艺术审美中挖掘对自身发展有益的营养时,也必须另起炉灶,对油画、摄影等外来艺术形式的艺术审美广泛吸收。对外来艺术审美的吸收消化绝非一蹴而就,于是在短期内折衷主义成了艺术审美探索的捷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在此并不能发挥多少价值,因为传统山水艺术审美作为“体”,从逻辑上不能作为东北地域山水画艺术审美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东北山水在艺术审美实践时一手伸向传统艺术,一手伸向舶来艺术,而且往往更倾向于后者。
   此外,东北地域文化的多民族性也是选择折衷主义的主要内因。东北常住民族竟多达49个,人数较多的世居民族也有9个,异常丰富的民族历史造就了同样异常丰富的艺术审美取向。宏观而言这对文艺的客观发展是有利因素,但对于单个具体的艺术门类而言则很不利于艺术审美的统一标准的确立,艺术审美共识的形成也无从谈起。到20世纪上半叶为止,东北地域作为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初步形成了游牧、渔猎、农耕三大文化及相关艺术审美取向并存的局面,其中又以前二者为主。而对传统山水画甚至整个传统文化而言,游牧及渔猎文化从未成为艺术审美的主流。一方面,东北自身特有的非农耕民族艺术审美意识已渗入了审美主体的细胞,成为欲罢不能的“集体无意识”;另一方面,传统山水艺术审美是“巨人”,不站在其肩膀上就谈不上历史性的进步,东北山水艺术的独特面目也无从谈起。所以在20世纪东北山水的审美发展选择折衷主义完全是历史的客观选择。
   2 选择折衷主义的外因
   外来文化的影响是东北山水审美选择折衷主义的主要外因。“西学东渐”是20世纪我国文化的大背景,但各地受其影响的程度则不同。中原及江南等地区因原有的传统文化十分深厚,所以它对外来文化的抵御能力、辨析能力及兼容能力都很强。西南及西北等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外来文化鞭长莫及,所以受到的影响较小。这些因素使得客观上以欧美为主的外来文化在东北之外地区的影响或仅限于“器”的层面,或如当年接纳印度佛教一样被我国彻底改造。而东北地区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历史,其所经历外来文化的种类及所受到的影响程度实际上都大于中原及江南地区。尤其在20世纪前半叶,俄罗斯、日本甚至朝鲜等民族的文化在东北都有过较强的影响,其痕迹至今仍在,已经成为了东北文化审美“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若仅从艺术审美研究的角度考量,其不但丰富了东北山水的表现题材更拓展了东北山水的艺术审美意识。东北山水在对以天主教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俄罗斯艺术、与我国同宗同源的日本、朝鲜艺术甚至是来自更遥远的欧美艺术的吸收都是以折衷主义为行为准则的。这最终使东北山水的审美既没有丧失传统文化的主体特征,在传统山水画眼里其又带有强烈的异域文化艺术审美特质。
           
        三 现实主义的艺术审美特征及其成因
   艺术审美的性质及特点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划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类别,东北山水艺术审美是以现实主义为主。
   1 选择现实主义的内因
   独特的自然审美及现实生活审美是东北山水艺术审美选择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因。山水画的自然审美对象包括地理地貌、自然物种、季节气候、人文景观等多个方面。东北山水的自然审美内容与中原及江南迥异。一方面,独特的自然审美是建立独特艺术审美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自然审美的特殊性也使东北山水从中原及江南山水可直接借鉴的内容较少。要想确保艺术审美实践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植根现实,从现实出发而不是从书本或画谱出发来进行探索。传统山水艺术审美发展到了后期带有很强的象征主义倾向。东北山水虽也历史悠久,但其在20世纪的艺术审美探索从逻辑上完全是另起炉灶。所以即没有浪漫主义所必须的激情情感,也没有象征主义所必备的文化资本(尤其在思想内涵方面)。
   此外,独特的地域文化也是东北山水艺术审美偏向现实主义的重要内因。东北虽沃野千里、资源丰富,但气候恶劣,如果想在其中生存,不得不战天斗地了。东北文化及其艺术审美中少有中原的醇厚守中,更少有江南的文采风流,而是多关注现实世界和生产生活。加之东北的独特地理环境使得东北山水艺术审美多以原生态、野性美、苍凉沧桑等为特征,逐渐奠定了现实主义的艺术审美特征。
   2 选择现实主义的外因
   构成东北山水现实生活审美主体的近现代历史成为奠定东北山水现实主义艺术审美性质最主要的外因。东北历代皆为少数民族政权,在古代,东北与中原及江南接触的形式主要是战争。古代的中原及江南在东北看来主要是开疆扩土的对象,而在中原及江南看来东北主要是军事防御的对象。在古代,即使是在全国统一的时候,东北的作用也多是囤边或接收流犯。古代中国的历代中央政权对东北的文化建设都很少关注,使东北山水审美在整个封建时期都是以地方民族艺术审美为核心的审美价值体系。20世纪的前半叶,东北以“苦难”和“抗争”为关键词,先是沙俄后日本在东北的所作所为罄竹难书,鄂伦春等民族为了抵御外掳几乎民族灭绝,对日寇的斗争更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中最惨烈的篇章。山水画艺术审美虽然是以自然审美为主要基础,但现实生活审美也是重要基础。东北的历史决定了东北山水画的现实生活审美以革命性、斗争性为主要特征。而革命性、斗争性的审美性质恰恰是现实主义的。现实生活审美决定艺术审美,东北山水画以现实主义作为艺术审美的主要特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以上就是当代东北地域山水画的艺术审美特征及其成因,其艺术审美实践与思考正处于快速的动态发展中。随着艺术审美价值标准的不断明确及艺术审美思想的逐步系统化,作为权宜之计的“拿来主义”及“折衷主义”的历史使命将会终结,其艺术审美取向也会突破现实主义而实现全方位的发展。东北山水的艺术审美会如同传统山水艺术审美发展史上的中原或南方山水画艺术一样,逐渐地旗帜鲜明,方向明确,内涵深刻,体系完备,成果丰厚。
  
   注:本文系2011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东北地域山水画的艺术审美研究”,项目编号:11B083。
  
   参考文献:
   [1] 崔昊:《东北地域山水画笔墨语言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 崔昊:《焦墨法对当代东北山水笔墨语言探索的价值意义》,《艺术百家》,2011年第1期。
   [3] 张充吕:《古代山水画的风格与地域性》,《飞天》,2011年第4期。
  
   作者简介:崔昊,男,1978―,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摄影,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数码时装画之艺术美和技术美研究
下一篇:请你怀揣着爱情画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4114
发表于 2020-5-23 08: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4114
发表于 2020-5-23 08: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34

帖子

545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52
发表于 2022-3-12 23: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大连理工大学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