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产品内分工理论是近年来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研究前沿,它源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是针对新的分工现象而产生的新型理论体系,通过对国内外产品内分工理论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价,展望该理论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产业升级;规模经济;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1)05-0071-06
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是近代经济史的主要特征,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分工在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间分工后,逐渐进入到了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或工序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进行,形成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阶段。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尤其快速和活跃的增长则证明了不论主动或被动,我国已经参与到产品内分工的进程当中,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工程度正在迅速加深,对分工双方产生多方面的效应。而产品内分工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刚刚开始,对于很多具体问题的研究欠缺,从理论角度来讲对国内外产品内分工理论进行文献的梳理和述评是有意义的,从现实来讲可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启示。
一、国外产品内分工研究述评
(一)国外产品内分工效应的研究现状
第一,关于产品内分工促进产业升级的研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产品在内部进行分工生产的条件,Ardnt(1997)指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参与劳动密集类型的生产环节和阶段而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对于产业升级有重大的意义。Hummels,Ishii&Yi(2001)直接提出产品内分工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Grossman&Esteban(2006)对兴起的“工序贸易”(tasks trade)进行了基本描述,对其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述。他们认为在信息时代运输成本和通信成本大幅度下降,工序贸易和最终产品贸易共同成为了当代贸易的主要形式。通过工序贸易这种新的贸易形态,产品生产可以在成本更低的区域进行。一个产品工序如果是在不同地区完成,那么作为这道工序的特定要素的生产率将提高,也会促进技术进步。产品内分工通过带动东道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而实现就业率和工资的提高。Feenstra(1996)的连续模型作为产品内分工效应的经典模型,经常被国内外学者参考。这个模型分析了国际分工对参加方的产业升级效应和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
第二,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扩散的效应研究。FDI是一种国际资本的流动行为,是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分工形式。小岛清(1978)的边际产业理论直接地解释了FDI对于分工双方技术水平的影响:对于东道国来说,投资国FDI一般从比较优势小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由于这些技术与东道国的技术水平较为接近,东道国容易学习接受,进而激发东道国的潜在能力;对于投资国来说通过把一定的生产环节放到了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可以节省精力致力于高端技术的研发和高增值的环节。更新的研究表明外包活动,尤其是偏重于用户和生产商互动关系的外包活动对于技术革新,特别是产品创新的正相关作用较大,外包活动如果是跨越国境的并且依然在组织内部,那么该活动则有着明显的创新趋势。
第三,产品内分工的产业集群效应研究。产品内分工深化形成的规模经济推动了产业的集聚和产业集群的诞生,企业为了获取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是协同创新的环境,共享辅助性工作的服务和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和方便顾客等,会引起地理上的产业集聚。Krllgman(1991)对产业集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当企业和劳动力聚集在一起以获得更高的要素回报时,本地化的规模报酬递增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藤田昌久(2004)深入研究集聚现象,指出集群的优势在于它促进了紧密的经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而且较低的交通费用等非市场交流费用也促进了企业选择集聚在同一地方。当运输成本降低促进产品内分工,现代部门和创新部门都会集中到同一个区域去,而其他区域则专业化生产传统部门的产品。现代部门中企业的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上升,产业集聚和分工互相促进。
(二)产品内分工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一,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因素是产品内分工的直接动因。比较优势推动了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就是比较优势。斯密和李嘉图这两大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以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为理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经典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劳动产品成本都比另外一个国家高,但是只要这些产品的劳动成本于贸易伙伴来说是不同的,那么就能通过专业化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在贸易中获得利益。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分析,产生产品内贸易的原因与最终产品贸易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引起最终产品贸易的根本性原因同样也是引起产品内贸易的根本性原因,用现有的成熟国际贸易理论是可以解释产品内贸易产生原因的(Krugman,1990)。同样持这种观点的还有Jones&Kierzkowski(2001),Grossman&Helpman(2005),Bhag-wati&Dehejia(1994)用“万花筒式比较优势”(Ka-leidoscope Comparative Advantage)来说明比较优势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影响。Deardorff(2001)在扩展的李嘉图框架下和扩展的H-O框架下分别分析了产品内分工与产品内贸易,认为对于一个开放的贸易小国来说,中间投入品的市场价格才是决定生产和贸易的主要条件,若价格较低,该国就会将这个中间投入品转移到外国进行生产;若价格比较高,本国就进行专业化生产。他们还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参与产品内分工可能使该国在原来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上也能获得比较优势,这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Ishii&Kei-Mu Yi(2001)等在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指出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都是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动因,但比较优势是最基本因素,它通常决定了国家之间的生产分工与贸易的模式,而规模经济则强化了分工模式。
第二,制度、关税政策等是产品内分工的宏观环境。制度因素通常被纳入到影响外包活动的外部因素当中去,除了经济因素,如行政规定、社会规则、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等制度因素都会影响产品内分工。产品内国际分工是早期一国出于避税考虑进行的分工行为:Dixit&Grossman(1982)将两阶段生产模型从阶段生产模型(Staged Production Model)扩展为多阶段生产模型(Multi-stage Production)分析关税等政策变动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影响。
第三,跨国公司是产品内分工的推进主体。Gereffi(1994)认为在全球商品链两端的买、卖双方都可以推动分工的进行:跨国公司作为世界范围内垂直一体化的主导者,从价值链条的一端进行产品内国际分工;或由采购者(一般由劳动密集的大型零售商充当)从价值链条的另外一端进行产品内国际分工。Feenstra&Hanson(2004)运用产权模型分析了在发展中国家,当加工企业签订不完全契约的加工贸易合同时,并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拥有加工企业的产权而加工企业管理者控制中间投入品购置权的情况下,所得收益要比两权都由一方控制时大,通过对中国的实证研究表明进料加工贸易已成为跨国公司偏好的产品内分工形式。
(三)对国外产品内分工研究文献的评价
第一,产品内分工理论不断趋于现实。对于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就是不断放松经济学假设条件,令理论一步步逼近现实。基于不断扬弃与革新的精神,采用新思想和新方法,让产品内分工理论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从而也丰富了国际分工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知识体系,使产品内分工这一活泼的经济实践现象得以更贴切合理的阐释。Grossman&Helpman(2004)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引入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形成了全球生产组织理论范式;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领域,研究人员对价值链进行了分析研究(Porter,1985),对产业聚集区形成机制和形态的研究(Schmit,1995),对模块化生产网络(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问题的研究(Sturgeon,2002),都从不同侧面对产品内分工现象进行了剖析。
第二,产品内分工的实证研究开始活跃。纵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走向,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到新国际贸易理论,再到引入了交易成本、交易效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工具,逻辑起点从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完全竞争市场演进到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市场和交易费用的提出;考察对象从宏观国家层面(投资国、东道国)、产业集群和区域(产业集聚)深入到分工的主体跨国公司。以上的研究其方法起初都是以理论推导为主,缺乏实证的基础,Hummels,Ishii&Yi(2001)针对这一问题对于分工的测度进行研究,最终对20个OECD国家和4个新兴市场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是进行产品内分工实证分析的先驱和引路人。
第三,现有产品内分工理论还不够成熟。在信息时代和全球网络生产时代,交易方式改变和交易效率提高的情况之下,现有的分析框架并不成熟:一是产品内分工并未形成经典的、成熟的分析范式,也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如针对产品内分工,就有学者提出异议(魏后凯,2007)。二是国外更多是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和立场进行研究,对于发展中东道国通过分工实现后发、经济增长的目标是否达成,以及东道地区在分工中遇到的“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问题研究较少。三是对于产品内分工直接相关的产业集聚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深刻,对产品内分工效应的传导机制、产品内分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较少。
二、国内产品内分工研究述评
(一)产品内分工和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端的位置,要提高产品内分工的地位,从价值链低端向上攀升,通过技术扩散和研发学习切入核心技术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自主品牌,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第一,产品内分工与国家产业升级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应通过政策措施降低种种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使更多企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从全球分工体系中不断实现角色地位提升与产业升级。从跨国公司行为的角度对于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升级关系进行的研究包括:我国在产品内分工中大多数环节处于劳动密集型,按照动态比较优势原理,通过提高产品内分工的工序地位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国际外包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国际外包可以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实现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第二,产品内分工与地区产业升级研究。杨继军,张如庆和张二震(2008)考察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于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意义。针对上海外向型经济中低端制造业密集的特征,上海产业发展应有自己的路径和对策。大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观点是调整和完善地区的生产体系,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针对中部地区相对封闭的现状,要弱化招商引资的“资金补充功能”,着力构建自身的要素集聚能力,提升要素结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不同行业的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研究。制造业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研究包括:发展中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与重视产业升级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两种貌似冲突的升级路径不矛盾,通过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便可实现。通过垂直专业化的计算方法来对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内分工现象进行分析,也得出类似的结论。通过对中国零部件贸易的深入分析,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必须从提升零部件尤其是核心零部件技术开始。服务业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升级研究包括:我国参与分工的行业从原来的纯制造业转向生产型服务业、生产企业的服务性内容。我国学者研究也从制造业延伸到服务业:卢锋(2007)偏重于对服务业外包产生根源进行深入探讨,有关研究还包括运用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实证方法来证明其对行业效率的作用。总之,制造业外包为主向现代制造业和承接服务业外包并举的转变正在进行。
(二)产品内分工与产业集群的研究
产品内分工与产业集群是相互影响的。许多研究从探讨规模经济与产品内分工的相互促进作用到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追求规模经济导致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出现,而集群又反过来促进整个区域的分工深化。在集群内部,市场的规模经济和技术扩散便利能节省交易成本。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由于分工的深化企业得以发展,而企业为了报酬递增并且减少交易成本,就倾向于向一个地区或中心集聚,因此形成了产业集群。相应的,由于产业集群具有规模效应、成本降低和创新协作的优点,企业可以通过垂直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经济合作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反过来促进了分工发展。还有研究则反思了地方工业园区建设实则变成了工业堆积,并未达到最初打造产业集群的目的的问题。
(三)产品内分工影响因素的研究
产品内分工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是直接动因,东道国的宏观环境和交通、运输条件也会影响分工行为。
第一,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是产品内分工的直接推动因素。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产品内分工的根源是 比较优势和产品制造工序的可分性。林毅夫(2007)针对比较优势战略的研究相当深入详实,对生产区段国际分工现象提出观察和评论,认为中国必须按优先发挥比较优势的战略进行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的全面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甚至是垄断、寡头垄断的局面,规模报酬递增的时候,规模经济又成为了推动国际分工的另一大因素。规模经济又一般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二者都对产品内分工产生影响。
第二,交通运输便捷和交易成本降低是产品内分工的外部因素和前提条件。一是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产品内分工中间制成品的跨国运输成本急剧下降;二是信息交换的成本下降,通讯技术进步和网络的高度覆盖使传递成本锐减,协调和监督异地生产成为可能。三是网络银行的发展和银行转账的便利降低了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孙文远、魏昊,2007)。技术扩散及学习效应会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中国1980-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证明产品内分工网络内部存在技术扩散效应。承接来自产品内分工网络的技术扩散,正日渐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东道国的宏观环境和交通、运输条件也会影响跨国公司的分工行为。国内以东道国的角度探讨其在外包中角色以及对外包影响研究较少,集中在接包方所在国的环境评价体系研究,在宏观经济环境、工业经济环境和对外经济政策环境层面分析了中国吸引跨国外包的环境及政策影响。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安排生产环节和区段,创造全新的产业链。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产品就地销售和原材料全球采购系统、甚至是研发机构的异地设立和开发活动以及资本市场异地运作,推动产品内分工。
(四)深化产品内分工促进产业升级对策的研究
第一,关于企业微观层面的对策建议研究。主要包括针对提高“加工制造环节的增值能力”问题,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提高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水平,由下游生产商向上游生产商推进,适时向产业链条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环节渗透,从而逐步提升在分工中的地位。
第二,关于产业中观层面的对策建议研究。中观层面提出对策的学者也较多,其中以产业集群打造为主要趋向。我国企业参与产品内分工时必须优先发展产业集群,重视企业自主品牌的创建。并且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任务是孵育创新性的集群,而不是继续打造单纯追逐低成本的集群。这与林毅夫(2007)分析关于“羊群现象”和“潮涌现象”的结论基本一致,类似的研究还有关于地方工业园堆积问题的反思。
第三,关于国家宏观层面的对策建议研究。国家要不断鼓励技术进步,降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有形成本;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放松行政管制等,降低无形成本。
(五)对国内产品内分工研究文献的评价
我国学者在西方学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产品内分工的具体实践,从产品内分工和产业升级的关系、产品内分工影响因素的现状、产品内分工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深化产品内分工促进产业升级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取得的成就有:
第一,借鉴新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从理论视角的变迁来说,国内学者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新兴古典经济学对产品内分工进行了研究。盛洪(1991)引入分工决定机制、运用分工与交易成本关系的制度经济学视角对于研究产品内分工非常有意义。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与专业化的理论视角对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出现与日益盛行提供了理论解释。
第二,不断采用新的工具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说,国内学者更加注重运用较新的工具试图分析解决在中国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运用博弈论来分析分工双方的博弈,卢福财和胡平波(2008)从分工主体企业的微观角度设计了一个博弈模型,专门对中国企业是否采取“突破低端锁定”的行为来进行分析,认为跨国公司的利益在长期受到威胁后再获取核心技术就不可能。
虽然国内学者研究产品内分工这一较新的经济现象取得一定成就,但仍有欠缺之处:
第一,产品内分工理论框架还不成熟。总的来讲产品内分工的理论框架比较松散,没有形成成熟的分析范式。
第二,研究对象还存在片面性。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说,国内学者更多关注的是产品内分工对于东道方的效应,不仅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如技术引进的“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但是进一步对于产业升级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专业化分率的深层次问题如制度障碍、资金障碍、资源配置不合理和行政区划下的市场分割、产权的划分和保护这些具体问题,相关研究还显得较少。
第三,研究初步开展,深入性还不够。一是对于中国和东部地区的产品内分工进行实证分析还较少,没有对产品内分工影响因素的传导机制进行专门研究,对于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测度和实证研究缺失。二是没有对于产品内分工促进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的专门性研究。较少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分工面临的产业转型战略问题、产业国际及地区转移和资源型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发展战略。大量经验数据的实证等工作迄今为止还正在起步,这预示着产品内分工的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改进和技术路线合理化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高校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及辅导建议下一篇:非正规就业:三元劳动力市场的理论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