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多了,参与活动多了;在教学方式上,新课程强调教师角色由“居高临下”转向 “平等中的首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平等对话为主,自主探究的空间大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适应这些新变化,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转变,本文将从师生教与学关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等方面来探讨这些问题。
【关键词】:历史 教学 认识
一、转变教师角色,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教学与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结果,交流彼此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是我们遵循的原则。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要在师生间建立起民主、融洽的合作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学生不再是协从者,师生处于“双主体”的同等地位。教师不但是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以提升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历史教师必须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应当实现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探究式、体验式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引导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历史问题。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和存储历史结论,而是结论和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要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成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经过一系列质疑、判断、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伴随着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最后获得历史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融入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历史的人文教育功能、主张通过历史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历史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本次课程改革力图将以往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成全方位的培养人的教学,新课程强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动手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如讲西安事变时,我先从介绍张学良开始,并指出:当张在美国逝世后,江泽民称赞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然后我再详细叙述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其间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事变前,中国的局势是怎么样?事变后,又该如何处理蒋介石?接着,我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如果当时杀了蒋介石,中国的政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团结抗日?在学生积极讨论的过程中,我又适时补充了一些历史资料:蒋介石被扣后,中国各党各派的态度(亲日派、亲英美派、中国共产党、民主人士、张杨等)。随着材料的引入,学生的眼界进一步拓宽,思维更加活跃,师生在热烈讨论之后,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既明白了不杀蒋介石的道理,也懂得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事变所做出的努力和深明大义、不计前嫌、以民族大局为重的品格。这时,学生明了西安事变前前后后张的言行,也就深刻地理解了江泽民对他的评价。讨论是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思维的冲撞中往往产生思想的火花,在教学中有目的引用史料和观点设置问题情境,开展讨论,鼓励争论,可以让学生在争论中增长知识和锻炼思维。
三、转变教学程式,开展人文性评价
1、注重课前预习,培养问题意识
不会发现问题,人只是知识的容器。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百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是学会历史课程的前提,所以每上课之前,要求学生们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及观点,并且要求同学能在每节课教材里发现1―2个与现实联系较紧或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在心目中有自己的重点、难点,为学习做好了准备。
2、展现历史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的特定场景,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景资料,把学生带入历史氛围之中。
3、开展生生之间的互动,形成学生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之间讨论的内容很多。如关于“西安事变后为什么要释放蒋介石”的讨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讨论等,都可以让学生查背景资料,撰写小论文,展开辩论。加深对教材、课程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
4、开展人文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学习。
课堂评价伴随着教学过程展开,以引导、鼓励学生学习为主要目的,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与学习。
总之,历史授课时只有真情倾注,才能使历史在激情飞扬的师生之间互动中。只有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样的历史课才会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生活、有生命。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下一篇:让插图为教学插上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