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湘西苗族有语言无文字,千百年来,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风味独特、音韵优美的原生态苗歌。湘西原生态苗歌,苗语称作“萨”,它是湘西苗族人民记录历史、传承文明、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唱苗歌是湘西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湘西原生态苗歌独具特色、神韵的演唱风格,与湘西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思想感情、民族心理及独特的语言、衬词、歌腔、发声、润腔密不可分。文章从其独特的历史、内容、体裁、演唱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苗歌 传承文化 原生态 审美情趣 探析
湖南湘西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其境内音乐文化积淀异常丰厚, 湘西苗族原生态多声部苗歌主要在古丈、花垣、吉首、泸溪、怀化、常德、张家界等地流传。湘西苗族根据不同的地区、部落和姓氏,分成花苗、熟苗、黑苗、青苗等很多支系。苗族人没有文字,苗族文化都是靠歌乐的艺术形式来传承。所以,音乐就变成了苗族人民常用的文化交流手段。多声部苗歌是湘西苗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民歌演唱形式, 它有利于人们之间交流感情、思想、文化,琅琅上口, 在湘西苗族人中得以长时间流传。本文通过研究湘西苗族多声部苗歌的多方面特征, 揭示了湘西苗歌的艺术特点和社会文化特征。
一、湘西苗族多声部苗歌的基本特征
多声部苗歌声部进入整齐,七言一句,四句一联,唱的都是苗族来源、祭祀鬼神、生产生活等内容。多声部苗歌曲调中开头一般都会以旋律当中最低音节开始,结束时又会以最低的那个音节结束;或者以旋律中最高的音节作为开始,最低的音作为结束。这种低起低落或高起低落的旋律流动,造成曲线型或者山峰型这两种不同旋律线条,为多声部歌曲在形成上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由此形成了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和声特征。湘西多声部苗歌内容有:1.男女青年追求爱情,对唱; 2.苗族人民日常生活;3.女儿出嫁,哭嫁;4.记录苗族英雄,唱其事迹;5.待客,祝酒尽兴;6.椎牛跳舞;7.祭祀酬神,驱除邪魔;8.喜迎丰收,并期待来年收成更好。 原生态多声部苗歌的体裁多种多样,根据歌者演唱场合和演唱形式的不同,多声部苗歌一般可分为“韶唔”和“韶萨”两大类。第一类“韶唔”:旋律起伏大,旋律发展常作八度大跳进行。节奏自由,近于散板。一般只在野外做歌,歌手根据所处的环境,可站着演唱也可坐着演唱。大都是一段曲演唱多段词的分节歌山歌体,常以中音区引腔配上称词等作腔。民间把这种引腔叫做“帽子”;第二类“韶萨”:旋律起伏不大,曲调清丽婉转,在一个八度内级进,属性叙事性歌腔。“韶萨”腔是湘西流行最广的歌腔。歌腔接近小调说唱音乐,结构、润腔、即兴作词特点归于山歌体。
二、湘西苗族多声部苗歌的语言特征和衬词运用特点
湘西原生态苗歌演唱是以“依字行腔”为方法,“以言为本”为美学原则,因而湘西原生态苗歌的旋律形态、风格特征在极大程度上都是源自于独特的湘西苗族语言和衬词运用。湘西苗族语言有48个声母和35个韵母,苗人说话都较低沉,以母音起首的音节带有喉塞音,演唱苗歌时喉腔共鸣和口腔共鸣多于头腔。以喉腔共鸣为中心,上下连接胸腔共鸣和口腔共鸣是湘西苗歌演唱中的共鸣腔主线。由于湘西苗族人说话普遍是弱音在前,重音在后,如“玛汝” (苗语:美丽的意思),“给乃” (苗语:太阳的意思),“常蒙”(苗语:回去的意思),这些词组的发音都是弱音在前,重音在后,也就是“玛”“给”“常”是弱音发音,“汝”“乃”“蒙”是重音发音。再如苗歌中的“咳咳噢”或“咳噢”等衬词也是一样,大多数是弱音在前、重音在后。所以,湘西苗歌的演唱节拍不是按节拍的“强弱”或“强弱次强弱”规律来演唱,而是根据苗族语言发音和说话弱音在前,重音在后的习惯处理演唱节拍。所以,湘西苗歌中很多节拍是“弱强”,这就形成了湘西苗歌独有的演唱特点。在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歌词中,除了表达歌曲内容的寓意还可以作“和音”衬腔,在歌曲中运用衬词和主词混合使用,把衬词作为单独的一个声部。在衬腔和衬词的作用下多声部原生态苗歌显得更加厚实、丰富多彩。有衬腔以及衬词的多声部苗歌根据不完全统计有四种主要类型。一是衬词、衬腔旋律先起,主乐句及主词配合着渗合进来;二是四者同时进入两条旋律线互相模仿、互相渗合、互相呼应;三是衬腔、衬词在主词或乐句的后面进入,相互渗透;四是衬腔、衬词插入到乐曲中间,配合着主句旋律线,多声部的效果时隐时现。因为湘西苗歌多种多样,方整型的单声部音乐思维被打破,继而一种新的、多声的、立体的苗歌审美意识随之产生。
三、湘西苗族多声部苗歌的音乐特征
(一)演唱形式与方法
湘西苗歌的演唱形式有讲歌、领歌、和歌。讲歌由年迈的歌者担任,是歌队的灵魂人物,一般在第四声部。讲歌接近朗诵起着提词的作用。领歌是由声音浑厚明亮的歌手担任,是歌队的骨干,起带领、定调的作用。和歌一般在中音部。众人和歌就是帮腔,是在高音、次高音声部,属于第一、二声部,形成多声部苗歌演唱的主体。
1. 真声演唱特点
平腔(“韶萨”)苗歌,由于近于朗诵调,一般用真声演唱,演唱时咬字要重,吐字要结实,发声位置靠前,口鼻腔共鸣要突出,近于说唱性演唱。
2.假声演唱特点
假声演唱也是苗歌演唱常用的方法。有些苗歌旋律音域宽,旋律起伏大,演唱时要达到足够的气息,正确共鸣而声音不抖,只有用假声代替真声,才能轻松自如,声部尖而有根。如高腔(“韶晤”)苗歌在演唱时一般用全假声演唱,在共鸣的运用上侧重头腔、咽腔。发声位置要适当靠后,声音要尖而有根,音色要美而坚实,长音要托而不抖,吐字要结实而清楚。这种唱法发声难度大,演唱技巧高,但苗族歌手在演唱时,能运用自如,歌声流利,越拖越长、越长越高,声音越来越美,体现了苗歌的独特魅力。
3.真假声交替运用的特点
在高腔演唱中常常用真声、假声转换的办法来演唱,假声和真声频繁地交替运用,以此炫耀苗族歌手的演唱技巧,声音听起来就好像是抖动的“喉音”,忽高忽低,音色时而明亮、时而暗淡,在重唱时众多音色交替在一起,形成多声部苗歌演唱特色。这种原生态唱法别有情趣,是湘西原生态苗歌独特的润腔特色的完美体现。
(二)节拍与节奏
湘西多声部苗歌的节奏比较自由,近似于散板,但散而不乱。苗歌存在着一定固定的节拍,在部分乐句中,由于歌曲本身需要,歌手们会即兴休止、延伸、缩短,在歌曲里节拍和韵律都显得复杂多样。苗歌节奏的典型特征是“强、弱、次强”,和欧洲音乐节拍强度理论的规律是不同的。湘西的多声部苗歌里2/ 4拍、3 / 4拍、4 / 4拍的后拍,都比前半拍或前一拍要强。这种方式是多声部苗歌的特殊之处。
(三)声部的构成与和声特点
湘西苗族的多声部歌曲基本上都是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的歌曲在衬腔作内声部或旋律声部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湘西苗族二声部歌曲多为支声型,也可以说是两个声部同时演唱同一个旋律的变体,这是湘西苗族最常见的多声部歌曲的声部结构类型。高腔类的手法是将主要的声部加花,运用模仿和加花互为变体,形成旋律流畅和节奏密度的对比。平腔类则是把声部分开、交叉,在演唱二声部苗歌这类型歌曲时,两个声部各以同一个旋律为变体,用同样的速度、同样的节奏来演唱同样的歌词。
(四)织体形成
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的织体形成呈多样化,大都由两个声部或三个声部组成,四声部有但少见。在演唱的过程中,第一声部演唱主旋律,第二声部陪衬,第三声部作持续的声音,按照固定的音型演唱。在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的织体形式中,在演唱中衬托、陪衬的形式较多,偶尔还会出现对式的织体。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的演唱风格、表达的内容和唱腔都极为丰富,织体形式除了常见的声音外依然还存在着主调型与接应型等多种织体形式。
(五)调式与调性
湘西多声部苗歌的调式很多,宫、商、角、徵、羽或类大、小调式都有。以宫调式最为常见,其次就是羽调式、徵调式、商调式,角调式有时偶尔出现,而其他民族多声民歌中无角调式现象。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大都采用五声性音阶,在多样调式中,有转调现象。由于变音现象存在,另一声部在重唱结束处采用“以清角为宫”的手法,转入下五度宫音系统的调式中去。这种变音现象是苗族多声部歌曲的特色。
(六)曲式结构
多声部苗歌主要有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四段体、多段体等曲式,分为偶句歌和奇句歌,大多数歌曲两句为一联,两联或两联以上为一首。一首多声部苗歌或一段多声部苗歌,一般为一个或两个乐句加上引子、间腔、尾腔组成。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的曲式结构是其多声部歌曲艺术形式的集中体现,它同湘西单声部苗歌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结语
湘西苗族多声部苗歌充分反映了湘西苗族人民的审美追求、思想感情和民族心理,其特点也足以证明苗歌的风味独特、色调鲜明、旋律流畅。它作为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演唱方法、和声语言、调式及歌词处理等方面都有鲜明特点,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今传统的习俗与现代生活拉开了距离,这让很多年轻人不会讲本民族语言、不了解本民族文化,使这些原生态艺术难以得到传承和发展。在此情况下,深入研究苗歌对于我们继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丰富社会主义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立项资助科技项目)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王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论植物纹样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下一篇:农业保险“茶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