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基于1999-2007年之间140多万个微观企业的数据样本,运用动态随机Logit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重点考察了出口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对潜在出口者出口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同类行业出口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企业出口倾向的提高,但这种出口集聚的溢出效应也存在一定的限度,即二者之间表现为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地级区域层面的出口企业集聚并未达到最优水平。
[关键词]集聚;出口决定;倒u型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1)06-0009-06
一、引 言
中国出口行业的集聚效应特别明显,相关研究较多,然而,出口企业的集聚是否能够影响潜在出口企业的出口行为,即出口集聚溢出效应是否存在这一问题尚未有深入的研究,缺乏基于微观企业层面数据支撑的研究结论。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出口集聚的溢出效应的确显著存在[i-3],而另一些学者则发现出口集聚的溢出效应并不存在,甚至显著为负[4-6]。由于这些研究在对出口集聚的溢出效应进行考察时,只关注了集聚所带来的正外部性,而忽略了集聚所可能产生的负外部性,其研究结论存在分歧也就不足为奇。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表明,集聚通过劳动力市场汇集、中间投入品共享和知识溢出等机制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或生产成本降低。因此,出口企业集聚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以有效地降低集聚区内企业的生产成本或交易成本,从而有助于企业克服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障碍。但是,集聚超过一定的限度也会带来负的外部效应,在出口企业集聚方面表现为各企业之间由于对出口所需稀缺资源的争夺而带来的拥挤效应。这一现象在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资源的需求与资源的供给存在着巨大的缺口,一些供给弹性小的资源,熟练劳动力,贷款等,更是供不应求,出口企业之间对这些资源的争夺更是激烈。由此可见,出口企业集聚对集聚区内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因此,这就需要在综合考虑出口集聚的正负两个方面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来考察其对企业出口决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在出口企业的数量与日俱增的同时,其集聚现象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东部沿海省份的出口企业所占比例高达87.77%,而中部省份出口企业同一比例仅为9.41%,各地出口加工区的大量设立就是一个例证。那么如下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思考:出口集聚的溢出效应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出口集聚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是否是非线性的?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将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的数据对企业的出口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一i、文献综述
最早对出口集聚的溢出效应这一话题展开研究的是Aitken。他们通过对墨西哥企业出口行为的研究,发现出口企业在某一地理空间的集聚确实会影响这一地区其他企业的出口行为,具体来说,出口集聚程度越高,同一地区内其他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大。Aitken等认为,产生出口集聚溢出现象的理论基础在于出口企业的集聚通过多种渠道降低了当地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成本,这些渠道包括出口企业的集聚可以降低同一地区其他企业国外消费者偏好的收集成本,降低在国外建立分销渠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再检验:一个微观的视角下一篇:政府绩效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环境和发展空间
|